- 轉識成智
- 瑜伽行學派及唯識宗認為, 經過特定的修行, 至證得佛果時, 即可轉有漏的八識為無漏, 從而得到四種智慧。 即: 一、 轉前五識(眼、 耳、 鼻、 舌、 身識)得成所作智, 此智為欲利樂諸有情, 故能於十方以身、 口、 意三業為眾生行善。 二、 轉第六識(意識)得妙觀察智, 此智善觀諸法自相、 共相, 無礙而轉, 能依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, 教化眾生。 三、 轉第七識(末那識)得平等性智, 此智觀一切法, 自他有情, 悉皆平等, 大慈悲等, 恆共相應, 能平等普度一切眾生。 四、 第八識(阿賴耶識)轉至無漏時, 得大圓鏡智, 此智離諸分別, 所緣行相微細難知, 不妄不愚, 一切境相, 性相清淨, 離諸雜染, 如大圓鏡之光明, 能遍映萬象, 纖毫不遺。 見《成唯識論》卷十。
* * *轉凡夫有漏的八識成為佛的四智, 即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, 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, 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, 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